西藏特产藏佳香牦牛奶贝 青藏特产牦牛奶贝多少钱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0 01:31:45

一. 甘肃省 嘉峪关 美仁牦牛

美仁牦牛体格十分的健壮,肌肉丰满,在民间有句谚语说:“美仁的牦牛一堵墙。”可见美仁牦牛是甘南牦牛家族中的佼佼者。

二. 青海省 西宁 大通县 大通牦牛肉

大通牦牛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青海大通牦牛是中国牦牛重要的一个地方生态类型,由于其分布区常有野牦牛出没,所以,其遗传组成中含有野牦牛基因,具有明显的野牦牛体外貌特征,因育种父本为野牦牛,所以是青海高原牦牛生态类型中人工培育的新品种,是唯一充分利用青藏高原牧草资源繁衍的牛种。

成年牦牛肉的风味物主体香型应是具有浓郁的牦牛肉特有的香味和脂香,能充分表现牦牛肉的特有风味。犊牦牛肉的焦香甜风味明显高于成年牦牛,犊牦牛肉的风味物主体香型以焦香甜型为主,突出香甜气息,而肉香和脂香较为平淡。

大通牦牛肉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大通牦牛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请示》,大政〔2012〕119号

青海省地方标准:《大通牦牛肉》(草案)

三. 西藏 拉萨 堆龙德庆县 西藏藏红花

西藏藏红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草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又叫红花,原产埃及,但在巴基斯坦、印并等地栽培历史也很长。

红花可入药,有活血通络之功效。草红花种子含油量达55.38%,长期食用这种油,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因此,可用它来治冠心病;由于草红花油中的亚麻酸量很低,所以是制作油漆的好原料。草红花在西藏东部、东南部以及南部地区均可大力栽培,并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又叫番红花或西红花,原产西班牙,在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中也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国外,最初仅作为染料来栽培,后来才认识到它是一种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的珍贵药材。在医学上常用它来治疗血瘀引起的闭经、胸腹胁肋等疼痛,也治疗创伤肿,特别是它的养血之功能早已闻名于世。正因如此,早在明朝藏红花就传入我国,在《本草纲目》中已将它列入药物之类。当然,就其养血功能而言,要远远超过草红花。

草红花与藏红花仅一字之差,所以在概念上常误认为同物异名,也有人把西藏早已引起种栽培的草红花当作藏红花。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草红花是属双子叶植物纲的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达1米左右,头状花序中的每一朵管状花呈桔红色。而藏红花是属单子叶植物纲的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鳞茎,花为表紫色或紫红色。它们虽在活血通络方面功能相似,但在系统演化、形态发育和其他用途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四. 西藏 阿里 改则县 吐巴

吐巴

可谓藏族的团圆饭,一般在腊月二十九享用,类似于内地的饺子。有些面团吐巴里会包有石子、辣椒、木炭、毛线等。每一样都有特定的含义,石子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心肠硬,毛线表示心肠软,木炭表示心肠黑,辣椒表示嘴如刀。这是一种饮食娱乐,无论谁吃到什么,都必须即席吐出,于是在哄堂大笑中,节日的气氛也就愈热闹起来。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藏族食用牛、羊肉讲究新鲜,民间吃肉时不用筷子,而是将大块肉盛入盘中,用刀子割食。牛、羊血则加碎牛羊肉灌入牛、羊的小肠中制成血肠。肉类的储存多用风干法。一般在入冬后宰杀的牛、羊肉一时食用不了,多切成条块,挂在通风之处,使其风干。冬季制作风干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冻附,能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味

五. 青海省 海北 刚察县 刚察牦牛

刚察牦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刚察牦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刚察牦牛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刚察牦牛以肉质细嫩、味美可口、低脂肪、高蛋白、有野味风格而受到欢迎。刚察牦牛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刚察县位于青海湖北岸,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3300.5米,全县总面积8138.07平方公里,草场面积7239.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4万亩。经营各类牲畜102万头(只匹),母畜比例达到56.76%,2007农牧业总产值达21386.9万元,农牧业人均收入3709.11 元。是青海省环湖重点牧业县之一。2013年,刚察县特色农畜产品营销会申报的“刚察牦牛”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刚察牦牛划定的产地地域保护范围:刚察县哈尔盖、沙柳河、伊克乌兰、泉吉、吉尔孟等5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99°20′44″~100°37′27″,北纬36°58′06″~38°04′。牦牛被喻为“雪域之舟”,是青海高山草原特有的牛种,主要分布在刚察青海湖畔。牦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身体两侧和胸、腹、尾毛长而密,四肢短而粗健。牦牛生长在海拔3000米~5000米的高寒地区,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大型哺乳动物。 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牦牛素有“高原之舟”的美称,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青海牦牛长期生长在高寒的青藏高原,由于气候寒冷,植被较薄牦牛吃草边走边吃,处于半野生状态。因此,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无污染,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牦牛肉性熟热,冬食可抗寒,蛋白质含量高,脂肪、胆固醇含量低,是青海各族人民喜食的主要肉食品之一。 据藏族古籍记载:古代的藏区曾被牛魔王统治。野牦牛用力大无比的头和尖利的角降伏了高原的诸山神,这些山神多变化为牦牛。这使人想起了许多苯教神灵所乘的坐骑,诸如“长着六只角的牦牛”、“水晶色的牦牛”、“口鼻喷着雪暴的牦牛”,显然,在牦牛图腾崇拜中,白牦牛又居于特殊的地位,时至今日,在许多藏区及土族地区还保留着崇拜牦牛的习俗,当然这早巳不是图腾崇拜了。

刚察县位于青海湖北岸,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3300.5米,全县总面积8138.07平方公里,草场面积7239.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4万亩。经营各类牲畜102万头(只匹),母畜比例达到56.76%,2007农牧业总产值达21386.9万元,农牧业人均收入3709.11 元。是青海省环湖重点牧业县之一。

2013年,刚察县特色农畜产品营销会申报的“刚察牦牛”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刚察牦牛产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境内,刚察县地跨东经99°20′44"-100°37′27",北纬36°58′06"-38°04′04",全县位于州境西部,青海湖北岸。县府驻沙柳河镇,人口2.9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2.4%,还有汉、蒙古、回、东乡等民族。面积1.2万平方公里,辖2镇3乡。东隔哈尔盖河与海晏县为邻,西与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天骏县毗邻,南隔布哈河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相望,北隔大通河与祁连县接壤。县境北部高山连绵,南部低缓,地域宽广;北部为大通山地段,中部为丘陵,南部为平原地带。平均海拔3300.5米,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500米以上,海拔最高点4775米,位于县境西部的桑斯扎山峰;最低点3195米,位于县境南部的青海湖湖滨地带。

六. 青海省 玉树 称多县 玉树牦牛

玉树牦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玉树牦牛

肉类产品

地域范围

玉树牦牛地理标志地域范围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玉树藏语意为“遗址”。地理位置大致介于东经89°27′~97°39′,北纬31°45′~36°10′,北与本省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相连,西北角与新疆的巴音郭楞自治州接壤,东与本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互通,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邻,西南与西藏昌都专区和那曲专区交界。自治州东西最长738公里,南北最宽处406公里,土地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8.2%。现辖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1市5县,共10镇,35乡,共饲养玉树牦牛260余万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貌特征:(1)体尺大,成年公母牦牛体高比环湖牦牛高7和10cm以上;(2)体重大,成年公母牦牛体重较环湖牦牛高100和30kg以上;(3)头大,角粗壮,皮松厚,偏粗造型,前躯发达,后驱较差,鬐甲高、较宽长,尾短并有生蓬松长毛前肢短而端正,后肢呈刀状,体测下腹周生粗长毛,公牦牛裙毛长14.57cm,母牛裙毛平均长14.57cm;(4)背线、嘴唇、眼眶周围短毛多为灰白色或污白色。毛色以黑褐色较多,占71.55%,栗褐色占5.47%,此外,还有黄褐、灰花和白色等。5.早期生长快,屠宰率、净肉率高。玉树牦牛长期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属传统游牧放牧饲养方式进行生产管理,胴体肌肉光泽润滑,肉色深红,脂肪淡黄色,肌纤维清晰有韧性,呈明显的大理石纹,弹性好,外表湿润,不粘手,无异味。2、内在品质指标:玉树牦牛肉中氨基酸丰富、种类齐全,品质优良, 肌间脂肪含量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的;玉树牦牛肉谷氨酸含量较高,说明玉树牦牛肉通过采取适当的加工方法, 可获得鲜味的牦牛肉制品,为人们提供优质、安全、多种类型的牦牛肉产品。玉树牦牛的脂肪含量比环湖牦牛高32.73%;玉树牦牛的铁元素含量比环湖牦牛高62.42%;玉树牦牛的脂肪酸总量为2.12g/100g,比环湖牦牛高0.61g/100g,其中玉树牦牛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为0.94g/100g,比环湖牦牛高0.18g/100g,玉树牦牛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18g/100g,比环湖牦牛高0.43g/100g,其中玉树牦牛肉中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必需脂肪防酸含量更是显著高于环湖牦牛。总体上看,玉树牦牛肉与相邻区域环湖牦牛肉相比具有脂肪含量、不饱和脂肪酸与必需脂肪酸含量高以及铁含量高的的风味浓郁、营养丰富的特点。3、安全要求:玉树牦牛产地环境质量、牛肉及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七. 西藏 拉萨 当雄县 西藏青稞酒

青稞酒是用青稞酿成的度数很低的酒,藏族群众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是喜庆过节必备之饮料,青稞酒的制作工艺很独特。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降,便加上酒曲,用陶罐或木桶装好封闭,让其发酵,二、三天之后,加入清水盖上盖子,隔一、二天后便成青稞酒了。青稞酒色泽橙黄,味道酸甜,酒精成分很低,类似啤酒。喝青稞酒讲究“三口一杯”,即先喝一口,倒满,再喝一口,再斟满,喝上第三口,斟满干一杯。一般酒宴上,男女主人都会唱着酒歌敬酒。盛大宴会上,有专门的敬酒女郎,藏语叫挸逍勐陹 ,她们穿着最华丽的服饰,唱着最迷人的酒歌,轮番劝饮,直到客人醉倒为止。

【青稞酒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西藏遭遇了百年未逾的干旱,刚刚长出穗子的青稞慢慢枯黄,原本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牧草全部蔫伏在地,接的宁阳成片倒下,雅砻河谷有一个叫赞唐的游牧不落,无以为生的牧民整日以泪洗面,部落主忧心忡忡,从此一病不起。部落主的儿子叫干布,是一个英勇不犯的年轻人,他听说圣水可以拯救草原和田园,决定置身前往神女峰求取圣水。临行前,他的母亲煮熟家中仅剩的一把青稞,放在陶罐中给他作为干粮。干布带上陶罐踏上征程。神女峰陡峭崎岖、终年积雪,山上空气稀薄、气候恶劣,干布渴了喝一口雪水,饿了嚼几颗青稞,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神女峰顶。

干布虔诚地跪在雪地中,祈求这神女的赐见,整整三天三夜后,神女终于出现,感其苦心,赐予圣水,干布捧起陶罐,清冽的圣水滴在一颗颗饱满的青稞上,干布用衣服紧紧包住陶罐在怀中,不眠不休,日夜兼程带回。虚弱的牧民互相搀扶着前来迎接,干布打开陶罐,一股异香袭来,众人为之惊叹,原来圣水已经渗透陶罐中的青稞,呈现出清冽的金色。干布捧着陶罐,将珍贵的圣水洒在草原和田园,转眼间,大地重生绿意,再现勃勃生机。干布再将剩下的圣水送到父亲面前,部落主喝了一口圣水,顿感口齿间一种异香久久萦绕,立即精神一振,病痛全消,牧民分食圣水,整日整夜载歌载舞。这就是西藏人民世世代代珍爱不已的青稞酒。

【青稞酒功效:】

研究表明,长期饮用青稞酒对人体的骨骼、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具有较好保健作用,同时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降解胆固醇、预防结肠癌和糖尿病。

其主要功效来源于其主要原料:高原青稞和当地矿泉水。

据《本草拾遗》记载,青稞入药“味咸性平凉”,其主要功能是下气宽中,壮精益力,除湿发汗、止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青稞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青稞是世界上麦类作物中β一葡聚糖最高的作物,而β葡聚糖能有效降解胆固醇、预防结肠癌和糖尿病。

青藏高原是世界公认的无污染区,青稞酒酿酒所取之水,水源地附近不存在任何工业污染,同时泉水中的锂、锶、偏硅酸等含量远优于其他地区天然泉水,其含有的锌、溴、碘、溶解性总固体、游离二氧化碳等多种微量元素组份对人体非常有益。

八. 西藏 昌都 江达县 西藏麦片粥

西藏名吃—麦片粥:小麦浸泡后捶扁,晒干,称为麦片。将麦片、人参果、牛(羊)肉丁、奶渣放骨汤中煮熟即成。

九. 西藏 那曲 尼玛县 娘亚牦牛

娘亚牦牛

产地(或分布):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

数量:1996年存栏12万头。

主要特征:毛色较杂,纯黑约占60%。头粗重,额短宽,颜面稍凹。公牛鬐甲高、宽厚,母牛相对较低,腹大不下垂,尻斜。四肢强健。母牛一般3.5岁开始配种,两年产1犊。母牛繁殖利用年限为15岁。7、8月是配种旺季。犊牛成活率为90%,产乳高峰期为每年草质最好的7~8月份。公牛屠宰率为55%,母牛为49%~54%。

十. 青海省 玉树 囊谦县 牦牛鞭

高原之舟牦牛鞭是暖腰温肾、补精蓄髓、强身壮阳和防治男性阳萎、早泄的理想补品。

牦牛是青藏高原上的珍稀畜种,有“高原之舟”的美称,生活在海拔3500米以上纯净自然、无污染的雪域高原。

牦牛鞭是暖腰温肾、补精蓄髓、强身壮阳和防治男性阳萎、早泄的理想补品。

食用方法:置于保温器皿中,冲入开水泡4-6小时等完全发起后,将其切成条状或菊花状,加配料制做菜肴。涮锅、煲汤等。也可泡酒服用。

青海高原特产牦牛奶贝怎样制作青海高原特产牦牛奶贝配料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