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特产十大排名可以带回家的 西安特产有哪些可以带回去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29 20:13:35

一. 陕西省 西安 蓝田 蓝田葱花大饼

属于陕西传统风味美食,1982年3月在渭南地区饮食业风味食品展销中荣获优质食品称号。该饼颜色黄亮,皮酥内软,葱香味美。

蓝田葱花大饼讲究发——揉——饧的调制,制作葱花大饼时,和面是关键。面要和的柔软、不粘手、不沾盆,方法是和面时水要逐渐的加入,最好用手蘸清水扎面,使面团达到软而光滑的程度。然后在面板上铺些面粉,取一半面团放上面,擀成圆片,均匀的撒上适量精盐,用擀面杖擀一下,涂抹一层花生油,撒上葱花,稍微撒些干面粉,把面片卷成长卷,分切成三段再团成圆团,另一半面团也如此操作。然后将饼铛烧热,表面擦些花生油,把卷好的面团擀成薄薄的圆月状,放入饼铛里盖上盖子,中火烙3分钟,待一面烙至金黄色便可翻饼,盖上盖子烙1分钟到另一面呈金黄色出锅。这样,一张色泽金黄,油润酥脆松软大饼就烙好了。

刚出锅的葱花大饼喷香,焦黄、油光光的,酥脆,略带点葱盐的奇香,是非常好吃的。

成熟方法:烙

原料:面粉550克、泡打粉8克、酵母5克、五香粉、葱花、盐、精炼油各适量。

制作工艺:

和面:将面粉500克置于案板上加泡打粉、酵母拌匀开窝,并分次加入300克的温水和成发酵面团待用;

制酥:精炼油75克烧至六成热,撒入面粉50克并不断的用擀面棍搅动(面粉:油=1﹕1.5),待面酥成淡黄色时加盐、五香粉晾凉备用;

成形:将醒好的面团搓揉成长条擀成长方片,抹上油酥,撒上适量葱花卷成蜗牛状按扁擀成厚0.5厘米的圆饼,即成生坯;

熟制:待电饼铛温度升至180℃时淋少许油,将饼坯放入饼铛,待一面烙至金黄色翻饼,至另一面呈金黄色出锅,切块装盘即可。

成品特点:色泽金黄,油润酥脆松软。

二.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长安锅盔

原料:面粉500g、干酵母7.5g(1.5茶匙)、五香粉1/4茶匙、盐1茶匙稍多、芝麻1大匙、温水300ml。
做法:1、将干酵母与温水(约40度)搅拌均匀,静置十分钟;
2、用酵母水和面,加上五香粉、盐揉匀放置在温暖出进行发酵(温度30度左右);
3、大约2小时后,面团发至两倍大,加芝麻揉至光滑;
4、揉好的面团擀成一个比平底锅稍小的圆饼;
5、平底锅中刷上一层薄油,大火烧热平底锅,将面饼放入锅中,火调至最小;
6、为了防止面饼膨胀,用筷子在面饼上扎几个眼;
7、盖上锅盖,烙至两面金黄,用筷子扎眼可顺利干净抽出即可。
8、烙好的锅盔切块,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夹上各种菜或者辣椒酱来吃。
注意事项:1、干酵母的用量在5克-10克之间,根据季节、温度还有酵母存放时间的长短可以增减用量。如果酵母买回家放的时间超过一年了,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下用量。冬季或者温度低的时候,也需要适当增加用量。
2、发酵的时间也是根据季节有长有短的,具体判断方法:面团要大至原来的2倍,撕开后有均匀的蜂窝出现即为发好;
3、和面用水量与面的软硬度,喜欢吃饼稍硬一些的,用250ml的水就可以了,如果家里有老人喜欢吃软一些的,300ml左右的加水量比较合适;
4、水的温度,水的温度在35-40°最好,即伸手进去,有微烫的感觉,夏季水温可以稍低一些;
5、为什么一开始要大火烧锅?如果冷锅就将面饼放入,锅盔的皮就会比较厚,吃起来口感要稍差一些;
6、烙制过程中要注意翻面。


三. 陕西省 西安 临潼 临潼相枣

  相枣 相枣是临潼果树栽培历史悠久的果树之一,在相桥、康桥、新兴、武屯等乡镇一带广植。现共有枣树1304亩,1.95万余棵,丰年产量达10万多公斤。相枣以其个大、皮薄、肉厚、核小、甜脆而驰名。它的营养极为丰富,果肉内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最高,比柑桔、苹果等水果的营养价值还要高,同时还含有钙、磷等矿物质。相枣除供鲜食外,多晒成干,作为加工糕点等食品的生产原料,如可做粽子、甑糕、甜饭等。又可酿酒做醋。还是重要的中药材。有健脾、养胃、益血、壮神、降血压之功能,在我国出口的果品中享有盛名,为“临潼三宝”之一(临潼三宝为:石榴、火景柿子、相枣)。

四.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长安板栗

远在五六千年前,长安县一带就栽培栗子树,食用栗子。长安板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肉质细腻,具有好储藏的特点,适合广大旅游者携带馈送亲友。( 西安)

五.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滦镇葡萄

滦镇葡萄

滦镇俗称陕西的“吐鲁番”,这里葡萄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全、果质最优。这里生长的葡萄口味纯正、晶莹透亮、营养丰富、含糖量高且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这里生长的葡萄种类繁多,既有传统的中国品种,又有欧美品种,目前已栽培了腾稔、红高峰、克伦生、波尔来特等30多个品种可供不同消费者选择。葡萄种植已成为滦镇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和农业产业化新亮点。

信息来源:西安农业信息网

六.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奶汤锅子鱼

锅子鱼是西安市的传统名菜,由1000多年前唐代的宫廷菜肴“乳酿鱼发展而来。此菜盛具为紫铜火锅。先用于宫廷御宴之上,后逐渐出现于官邸宴席上,后传入民间,经久不衰。唐韦巨源官拜尚书令左仆射后,向唐中宗李显皇帝进献的“烧尾宴”中的一款菜,即“乳酿鱼”。此菜现为西安饭庄的“看家菜”。周恩来、叶剑英,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先后品尝过并赞叹不已,故而名声远扬。此菜乃用黄河鲤鱼、火腿、玉兰片、香菇,奶汤等精心烹制而成。

锅子鱼的基本做法是:将鲜活的黄河鲤鱼宰杀、去鳞、掏鳃、剖腹、清洗干净之后切成瓦块,与葱、姜、蒜一同放如炒勺内颠翻,加料酒、精盐后再颠翻,加入奶汤(用鸡、鸭、骨头、肘子等熬制的乳白汤汁)适量,再放入火腿片、玉兰片、香菇片炖上约2分钟(鱼块要保持白色),盛入紫铜火锅内,加盖上桌后立即由服务员炉子下面的西风美酒烧沸奶汤。一时间,酒香四溢,奶汤翻腾,然后揭去锅盖,投入香菜和白胡椒即成。食用时,食者用筷子将鱼肉夹出,蘸姜醋汁。吃过一半后可继续添加奶汤,并放入菠菜、豆腐等,煮开后又别有一翻风味

其特点是:鱼肉鲜嫩、汤浓味醇,色白如玉,下气温补,利水消肿。

七. 陕西省 西安 碑林 西安烤肉

小吃名人:烤肉在西安风行,也就是短短20多年间的事。20年前烤肉进入西安的时候,以新疆人为主,因为西安本土没有烤肉这个饮食文化,这个饮食文化是从新疆流传过来的。他叫马宽平,按当地人的习惯就被叫做平娃。在西安,提到平娃烤肉,就都知道是鼓楼后头那个胖胖的烤肉师傅。

平娃在烤肉这个行当里算干得不错,从路边小摊干到几百平方米的店堂,40多名员工,还聘了经理,不过当初他给新疆师傅切肉串肉的时候,可没想过会有今天。

最初卖烤肉的师傅们大都像平娃说的那样,是没什么办法,才干上这一行的。毕竟卖烤肉成本低,虽然赚得少,客源还算丰富。

烤肉的一个重大变化也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卖烤肉的西安人多了,味道就向西安人喜好的那个方向上变。具体奥妙说不太清,调料还是老三样,只加上了自配的烤肉酱料,肉块小而薄,每串必配上肥肉才能做出汁浓、味美的烤肉来。有了这样的变化,烤肉才变成了西安的烤肉,原先正宗的新疆烤肉,慢慢没了踪影。

烤肉在西安人缘特别好,年轻小伙把它当饭吃也不稀奇,一顿吃掉百十串烤肉,再喝上两瓶啤酒,酒足饭饱的满足感,真没处找去。

西安的烤肉有自己的脾气,头一个是“白天不卖晚上卖”,第二个是“不烤羊肉烤牛肉”。烤肉摊是有点酒吧的味道,白天没人,晚上尽是泡到一两点的。西安的夜市火爆,夜市上当以烤肉居多,而烤肉又以回民坊的最有名。

从外地到本地,从地摊到店堂,一次次的变化西安烤肉就这么走过来了,不过在环保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每日里烟熏火燎,烤肉摊周围的居民也有意见,烤肉的故事还能讲下去吗?不过平娃倒是又有了自己的新点子。他安装了除尘设备,经过除尘以后排出来的这个烟,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水蒸气一样。

西安的烤肉师傅这一回走到了环保部门前边。平娃花几万元装的设备。不过平娃自己倒觉得不冤,环保本来就是需要人人自觉的事情,要是因为眼光短浅,舍不得花钱,万一让烤肉的故事在自己这一拨人手里讲不下去了,还真对不起每天上门有说有笑的老顾客。

小吃特点:香!孜然辣椒都放的恰到好处!

八. 陕西省 西安 蓝田 西安凉皮

特点:味酸、辣、爽口、凉香,皮子具筋软的特点,宜于夏天吃用。 制作方法:擀面皮、蒸面皮。 主要原料:面粉、调料、菜籽油、辣子

简要介绍:凉皮又称“酿皮子”,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其面皮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讲究,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凉爽可口,宜于夏天食用。如今是关中西府的重要名吃。( 西安)

九. 陕西省 西安 莲湖区 西安柳编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也是陕西西安得。在古代人们只是作为普通的日常实用品,知道二十世纪后几十年才逐渐兴起,也渐渐的成为中国部分地区出口创汇的项目。柳编制品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手工艺品,“编筐、编篓,家家都有”。这是因为这种工艺的原料来源十分广泛。北方用于编筐编篓的主要原料有柳枝、柽柳枝、桑条、荆条、紫穗槐条等多种,在盐碱地和沼泽地都有出产。

柳编生活用品主要有柳条箱、饭篮、菜篮、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尤其是日用品类,编制工艺比较细致考究。选择细滑而韧性强的枝条,泡制加工成洁白如玉的细柔条料,编制时勒编紧密,条缕均匀。如妇女用的针线笸箩、花篮等物,有时用染过色的破篾或高粱皮缠边,织出十字形或口字形几何花纹,十分美观。即使食篮、筐等粗料,有时用带皮青柳条与剥皮白条相穿插,编成立体纹样,也很美观。

十.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长安粉鱼

名曰鱼,其实并不似鱼,酷如蝌蚪。外地人多不知做法,秦人有戏谑者夸口为手工一一捏制,遂使外人叹为观止。
秦人老少皆能作,依凉水加白矾将豆粉搓成硬团,后以凉水和成粉糊,使其有韧性。锅水开沸,粉糊徐徐倒入,搅,粉糊熟透,压火,以木勺着底再搅,锅离火,取漏勺,盛之下漏凉水盆内;“鱼”,则生动也。
漏勺先为葫芦瓢作,火筷烙漏眼;后为瓦制;现多为铝制品。
漏雨可凉吃,滑、软,进口待咬时却顺喉而下,有活吞之美感。易饱,亦易饥。暑天有愣小子坐下吃两碗,打嘈松裤带,吸一支烟,站起来又能吃两碗,遂暑热尽去,液下津津生风。
冬吃则讲究炒粉,平底锅烧热,淋少许清油,将葱花稍炒后,倒粉鱼炒,加糖色、调料,以瓷碗捂住,一二分钟后,色黄香喷即成。卖主见妇人牵小孩路过,大声吆喝,小孩便受诱不走,妇人多边喂小孩,边斥责小孩嘴馋,却总要喂小孩两勺,便倒一勺入自己口中。


西安特产排名前十名可以带走的西安十大特产排行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